• GeoWHY

    GeoWHY
  • TAGS

  • FRIENDS

  • WHEREAREU

迷茫型研究生和即将成为迷茫型研究生的本科生

大勇那天上课,用了1h的时间介绍了9种不同的老板12种不同的研究生,看来看去我大概有点迷茫型 (Undecided)的调调——对于为何读研究生或者读研究生为什么,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整天是做着实验,想着其他,毫无目的。总是在想“是工作好呢还是读研究生好呢”这样的问题,一直不清楚自己的追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特征……

晚上听了Michael Zhang的报告,回到宿舍把大勇图片底下写的那篇文章读了读:How to succeed in science: a concise guide for young biomedical scientists. Part I: taking the plunge. 题目看着吓人,好像专门为未来的scientists写的,读来倒还靠谱,特别建议迷茫型研究生和将会成为迷茫型研究生的本科生看看,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9, 2008:413。

按照Jonathan所描述的悲观事实来说,科学生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凄惨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博士成了PI,你得去申请资金,如果没申请到就得担心自己的工作,还得看着比自己过得好的干其他工作的家伙。好的地方诸如为人类的知识做出新的贡献,传递了科学方法,挑战性的工作,等等基本形而上的一些崇高追求。你能得到的最大回报应该就是新的发现。总之,如果想尽早的享受花花世界的生活还是尽早跳出这么一个圈子,在更广阔的空间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看到文章后面,我想着是不是有简单一些的标准可以尝试下自己是不是适合呆在实验室里: Jonathan说一个研究生每周应该有40h真正地用于设计、做以及分析实验,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诸如读pp,参加seminars和journal club,跟同事聊天,实验室的一般事务),也就是说一周大约应该有60h做与科学有关的工作——如果一周工作6天的话就是10h/天……同时,最关键的是如果你适合研究生活的话,你会觉得这些工作大多不是工作……搞不明白自己想不想做科研的话,可以按这种时间表试试的说。

只是想絮叨下迷茫的未来,其他关于如何走向PI之路就自己看文章吧……

吃完泡面,来写博客

隔壁宿舍电饭锅煮出的泡面的香味在走廊里游荡,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买个锅的决心!可惜现在只好端着饭盆到水房接上开水把面稍微泡直点好让自己的肠胃长出石头。一碗面后,应该把叫嚣了几天要更新博客的事情完成一下了。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以及开学一周的混乱迎来的十一长假之后,虽然还是有老师打着开会的名义到处翘课,不过这个学期在这周算是正常开始了。继续当学生,继续被鹰语蹂躏,继续每天喝牛奶,总之,跟以往的生活差不多,只是楼层变高了,年级变高了。今天到一个师弟宿舍取东西,拥挤的感觉突然变得很舒服,不像现在中午在宿舍里想躺一下都要费劲的爬梯子。现在宿舍很配搭,在我们的运作下4个2004的BIOs住在一起,另外4个住在对门,完全不存在相互适应的问题,无论从作息时间还是默契程度来说适合度都很高,还有各种高级的游戏可以欣赏。

工作嘛,该做得事情永远没有尽头。Dr. Guo临走前好好的push了我一下,于是又花了两天搞明白了ortholog和paralog及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很有到Wiki给protein family做些补充的冲动!不过wuy在了解了测序和组装以及不太靠谱的数据后语重心长地说“我对生物学的未来很悲观……”

NIBS(传说念作“你不死”,谁死?)的同学在今天的基因组课上讨论的十分火爆,从他们想问题的方式都能看出来各自的专业是细胞还是生化,而我在纠结完了植物形态以及鸟类群落以后,又该去纠结什么问题了呢?

迷失在技术的海洋。。。

周一早晨起得早,在BNU较高的位置看到了四年都没见过的日出(主要是起不来)……

与此配搭,贴个衡水湖边的夕阳,但愿早晚都能如此美好!

最后,加入了自称是神秘组织的GeoWHY,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相当独立自主的博客。从Blogbus搬家过来时也没费太大力气,除了原先的Tags被我都删掉了,其它基本都还好。相应的链接之后会慢慢补上的……

闹运结束

闹运会在春晚导演轰轰烈烈的春晚场面中华丽闭幕,除了少了赵本山和难忘今宵以外,歌曲一如既往得不可入耳,导演同学的音乐功课大约的确需要好好进修一下了。

闹运的结束标志着伟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全民迎闹运时代跨入了崭新的闹运后时代。北京的道路应该再次开始拥堵,关门的厂子重整旗鼓,不知明年春天的沙子会不会如约而至。北京以外的地区,所有装门面的东西都可以一点点华丽的退场,不过物价依旧不低,油价可能上涨。另外,网络方面,伟大的长城应该马上又要崛起。从2001年喊到现在结束的闹运,是很多合理不合理事情的借口,不知道这事结束以后,中国人民会不会突然沉浸在一片没有追求的岁月里。2010上海还有个世博会,不过那大抵只是上海一个城市的事情。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比起 One World, One Dream 明显就少了全民号召的力量。不过上海堪称中国最城市的城市,期待它的better化。

说实话,闹运的结束让我有些失落,四年一晃一晃的。2008以往是个遥远的日期,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今天,而再走一走它又遥远了,就像2004,2000,1996(我印象里能有的奥运会就到1996截止)。现在,我在家里看闹运会,在姥姥家看男排男篮决赛,一边看一边,四年以后呢?虽然伦敦的已经接过了大旗,伦敦奥运也会如期举行,那会儿我又在哪里看和谁看呢?有些纯属唏嘘“总之人生很悲哀就是了”的调调。所以有时候宗教信仰是很好的东西,是心灵的寄托,比起高呼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理想,free software和open source的理想更贴近实际,而“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更让人踏实慰籍。

好了,我这小信的人应当忏悔,听教诲:“为什么胆怯?难道你们还没有信心吗?”“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是愚顽吗?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你们还是不明白吗?”